免費咨詢熱線
個人因在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職位收入而需繳納的稅費,被稱為薪俸稅(Salaries Tax)。這一稅種涵蓋了薪金、工資、傭金、花紅、退休金等多種形式的收入,與內地的個人所得稅在功能上相類似。下面詳細說您薪俸稅的兩機制度、繳納條件、申報方式等事項。
根據(jù)2024/25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建議,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將遵循“能者多付”的原則進行調整,并實施兩級制稅率。具體而言,對于入息凈額超過500萬港元的納稅人,其前500萬港元將繼續(xù)按照15%的標準稅率征稅,而超出部分則將按16%的稅率征稅。這一調整旨在更加公平地分配稅收負擔,確保高收入者承擔更多的稅務責任。
香港薪俸稅兩機制,來源香港政府網站(https://www.search.gov.hk)
薪俸稅的繳納條件主要取決于個人的工作性質和收入來源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需要繳納薪俸稅的情況:
董事獲得香港公司的薪金:無論董事在課稅年度內在香港停留多長時間,其在該職位所獲得的收入均需要繳納薪俸稅,且不能申請稅務豁免。
在香港工作所獲得的薪金:對于在香港本地工作的人員,即使有部分職務是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執(zhí)行,其取得的全部收入也需要繳納薪俸稅。但在某些情況下,可以申請將收入豁免征稅或申請稅務寬免。
完全在香港以外地區(qū)工作獲得的薪金:對于完全在香港以外地區(qū)工作的人員,其相關收入可申請全額豁免繳納薪俸稅。
受派到香港工作獲得的薪金:對于受雇工作來源地在香港之外的人員,如被海外公司派到香港工作,稅務局將根據(jù)其在該稅務年度在香港逗留的天數(shù)來計算薪俸稅。
薪俸稅的課稅年度為每年的4月1日至第二年的3月31日,稅務局每年固定在4月份第一個工作日統(tǒng)一下發(fā)薪俸稅表,納稅人必須在1個月內提交報稅。薪俸稅的計算方式有兩種:
一是入息實額(適用于中等和低收入人士),按累進稅率計算;
二是入息凈額(適用于高收入人士),按15%的標準稅率計算。稅務局會同時用這兩種方法計算稅款,并取較低稅款額來征收。
在計算應繳稅額時,還可以進一步扣除稅額寬減和免稅額。例如,2023/24課稅年度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寬減上限為3,000港元,單身人士基本免稅額為132,000港元。
對于薪俸稅,政府規(guī)定雇主和雇員都有申報義務。雇主在申報薪俸稅時,主要有兩種填報方式:零申報和實際申報。
第一種:零申報
如果香港公司未有聘請員工或放發(fā)工資的情況,則只需按期填寫B(tài)IR56A表格后提交稅務局即可。
第二種:實際申報
如果香港公司所聘雇員符合以下任一情況,則需填報BIR56A及IR56B表格按期提交稅務局:
1、單身人士全年入息不少于該年的基本免稅額(2023/24年度$132,000);
2、已婚人士(無論入息多少);
3、兼職員工(無論入息多少);
4、董事(無論入息多少)。
如果納稅人未能在規(guī)定時間內提交薪俸稅表或繳納稅款,將產生相應的罰款。首次逾期提交薪俸稅表將產生1200港元的罰款,再次逾期則繼續(xù)罰款3000港元。此外,如果納稅人沒有把應該繳納的薪俸稅通知稅務局或者超期繳納稅表,稅務局還會根據(jù)其違反的次數(shù)來罰款,罰款比例分別為少征稅款的10%、20%和35%。
在判定個人是否需要繳納薪俸稅時,稅務局主要依據(jù)以下三個因素:
①給雇員發(fā)工資的地方
②雇主的居住地方
③勞務合同的洽談、簽訂和執(zhí)行的地方
如果這三個因素都發(fā)生在香港,那么個人就需要在香港繳納薪俸稅。一般來說,與香港公司或于香港營業(yè)的公司簽署了勞動雇傭合同,且主要工作地點在香港的人員,其獲得的工資收入均符合這一要求。